本品是一種大環內酯雙糖類化合物。是從土壤微生物中分離的天然產物,對昆蟲和螨類具有強觸殺和胃毒作用并有微弱的熏蒸作用,它對葉片有很強的滲透作用,可殺死表皮下的害蟲,且殘效期長。主要用于防治稻縱卷葉螟、小菜蛾、菜青蟲、斑潛蠅、甜菜夜蛾、棉鈴蟲、螨類如紅蜘蛛、二斑葉螨、柑橘全爪螨、梨木虱、白粉虱、粉蚧類等害蟲。同時還殺線蟲。
作用方式及特點
觸殺,胃毒 ,滲透力強。它是一種大環內酯雙糖類化合物。是從土壤微生物中分離的天然產物,對昆蟲和螨類具有觸殺和胃毒作用并有微弱的熏蒸作用,無內吸作用。但它對葉片有很強的滲透作用,可殺死表皮下的害蟲,且殘效期長。它不殺卵。其作 用機制與一般殺蟲劑不同的是它干擾神經生理活動,刺激釋放r-氨基丁酸, 而r-氨基丁酸對節肢動物的神經傳導有抑制作用,螨類成、若螨和昆蟲與 幼蟲與藥劑接觸后即出現麻痹癥狀,不活動不取食,2-4天后死亡。因不引起昆蟲迅速脫水,所以它的致死作用較慢。對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敵雖有直接殺傷作用,但因植物表面殘留少,因此對益蟲的損傷小。 對根節線蟲作用明顯。
中毒癥狀
早期癥狀為瞳孔放大,行動失調,肌肉顫抖。一般導致患者高度昏迷。
急救治療
經口:立即引吐并給患者服用吐根糖漿,但勿給昏迷患者催吐或灌任何東西。搶救時避免給患者使用增強γ-氨基丁酸活性的藥物?如巴比妥 、丙戊酸等) 。
編輯本段
注意事項
[1]施藥時要有防護措施,戴好口罩等。
[2]對魚高毒,應避免污染水源和池塘 等。
[3]對蠶高毒,桑葉噴藥后40天還有明顯毒殺蠶作用。
[4]對蜜蜂有毒,不要在開花期施用。
[5]最后一次施藥距收獲期20天。
毒性:原藥高毒,在土壤中降解迅速。
制劑低毒,對人無影響,對魚蜜蜂高毒,噴霧地點應遠離河流。